推广 热搜: 锻件  国际  精锻  材料  技术  设备  模具  机械  锻造会议  齿轮 

第24届国际锻造会议圆满落幕:共塑锻造行业可持续未来系列报道【一】——国际锻造产业的发展和现状

   日期:2025-10-30     来源:锻造联盟    浏览:39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第24届国际锻造会议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400余名参会人员共同探讨行业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路径,44家全球锻造行业领军企业同台展示了其前沿技术、产品与装备。在国际锻造舞台上,中国代表团一直占据主要地位,是国际锻造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,本次活动中国代表团50余人,参展企业5家。

2025年10月5-10日,第24届国际锻造会议(以下简称“会议”)在德国法兰克福盛大召开,会议以“打造可持续的未来”为主题,展现了全球锻造行业在碳中和目标下的技术革新与战略转型蓝图。会议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400余名参会人员共同探讨行业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路径,44家全球锻造行业领军企业同台展示了其前沿技术、产品与装备。在国际锻造舞台上,中国代表团一直占据主要地位,是国际锻造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,本次活动中国代表团50余人,参展企业5家。

微信图片_20251030100258_160_21

会议通过43场主题讲座与行业报告,阐述了锻造行业从材料研发到生产实践的可持续发展脉络,为行业提供了极具参考性的发展与转型路径。会议主题内容涵盖了材料市场发展、新型锻造材料、能源市场发展、锻造供应链碳减排、锻造市场发展、锻造工艺创新、高效锻造、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、锻造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应用、数字化可持续发展、客户需求、锻造润滑技术以及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与认证等多个方面。我们将通过系列报道一一为大家解读。

微信图片_20251030100345_161_21    微信图片_20251030100606_163_21

在会议的核心议程中,6场专题报告因其前瞻性视角,成为会议期间最受瞩目的焦点议题。

报告聚焦全球锻造产业的发展和现状,剖析了中国、印度、日本、北美、巴西及欧洲等关键市场的机遇与挑战。相关报告提到:

微信图片_20251030100623_164_21    微信图片_20251030100717_165_21

中国锻造行业

中国锻造行业正面临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、国际贸易壁垒加剧、地缘经济波动等多重挑战。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应用成为关键突破方向,但存在自动化系统适配性不足、技术人才短缺等制约因素。未来需重点发展碳足迹管理、铝锻造技术、数字孪生及AI应用,同时加强仿真数据库建设、模具表面处理工艺、精准温控等核心技术研发,以应对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效率和供应链协同的升级需求。

印度锻造行业

印度锻造行业年产量达290万吨,位居全球前列,产品涵盖碳钢、合金钢、钛合金等材料。行业已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型,设备投资达38亿美元,直接就业30万人。凭借严格的质量标准,印度锻造业不仅满足国内需求,更成为重要出口国。行业正积极拥抱工业4.0,在自动化、人工智能、3D打印和能源效率方面持续创新,同时面临地缘政治、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挑战。

日本锻造行业

日本锻造行业面临需求萎缩、转型压力与结构性挑战三重困境。汽车领域受电动车转型及海外需求下滑冲击,工业机械市场受库存高企和资源价格波动拖累。行业过度依赖汽车产业(占比超70%),且存在技术标准滞后、人才短缺等瓶颈。未来需通过全球化拓展(目标2040年出口占比50%)、高附加值领域转型(如航空航天占比提升至50%)及增材制造技术突破(全球份额目标20%)实现突围,同时应对日元贬值、进口成本攀升等外部压力。

美国锻造行业

美国锻造行业呈现三大特征:一是战略地位凸显,受国防供应链本土化及USMCA协议推动,航空航天合金锻件、新能源装备部件需求激增;二是面临结构性挑战,包括2.1万技术岗位缺口、能源成本上涨及亚洲竞争压力;三是转型机遇显著,EV轻量化材料、数字孪生技术及税收优惠政策共同驱动产业升级,但需破解金属交付周期与可持续发展双重压力。

巴西锻造行业

巴西锻造行业高度依赖汽车产业链(占产量88%),但受贸易逆差和锻造企业锐减(从1992年57家降至2025年15家)制约,巴西目前正凭借可再生能源优势和废钢利用技术,在低碳锻造领域形成竞争力,但巴西锻造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高税负,平均每家企业需年耗2700小时处理83种税种,另外劳动力成本高企,总用工成本达工资220%,是企业的另一大难题。巴西锻造行业复苏需通过有效的政府激励政策,来提升产业韧性。

欧洲锻造行业

欧洲锻造联盟由8个协会和2个准会员组成,涵盖550家企业、6.5万员工,年营业额达200亿欧元。欧洲锻造行业2025年面临4%的产量下滑,主要受汽车和机械市场需求疲软、能源成本高涨及绿色钢铁额外开支拖累。目前,欧洲锻造行业面临的挑战包括碳成本上升与全球政策不匹配、繁复的欧盟法规(如REACH)、中美补贴竞争压力及全球市场倾销风险。未来需平衡电动化转型与成本压力,同时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供应链重构的双重考验。

 
 
更多>同类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京ICP备19004264号-1